足迹
樊登讲论语:学而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苟志于仁矣 美好的目标会让我们成为美好的人(第1页)

一秒记住【xiaoyanwenxue】精彩无弹窗免费!“樊登讲论语:学而(.)”!

苟志于仁矣:美好的目标,会让我们成为美好的人

子曰: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也。”

“无恶也”,恶有两种读音——è和wù,但意思完全不一样。

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(è)也”,如果一个人有心去求仁,便不会做太多坏事。

一个人有心求仁,就说明他有比较高的精神追求。即便他一开始的方法可能不对,还达不到仁者的要求,但只要有这样的精神追求,他就不会坏到哪里去。

关于“苟志于仁矣,无恶(wù)也”的解读是,如果一个人有精神追求,想要成为一个仁德之人,那么,大家都不会讨厌他。

我个人更偏向把它读作无恶(è)也。当然,我的结论也不一定对,因为对《论语》的解释本身就有诸多门派。

我读了一本书,叫《论大战略》。这本书中讲到林肯。林肯做事有大方向,他追求平等,要求解放黑奴,这就是“苟志于仁”。在这个伟大的精神追求之下,他做事也有一定的灵活性,比如在某些时刻,他会有维护奴隶制度的举动,因为如果他不适时维护奴隶制度,可能美国就分裂了。细究他做事的细节,我们会发现他也做过错事,走过弯路。

但在孔子看来,一个人“志于仁”的话,他所做的这些事都不算是坏事,因为他是为了伟大的目标。

林肯对此的阐释,我觉得特别有道理,他说,指南针能够把人带到南方,准确地引导人走向正确的方向,但如果只沿着指南针走,就会掉进沼泽地。所以,得学会绕过沼泽地,避开陷阱,甚至还要走一点回头路,只要心中知道,最终要走到南方去。这就是指南针和行走智慧之间的妥协与合作。

孔子的时代令人很难明辨一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,因为大家都是靠传言在塑造彼此的形象。像孔子经常提到的管仲、晏婴,我们都很难准确地评价他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。

孔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的是,一个人内心笃定,大方向是对的,就不会做特别糟糕的事。在小事上,是对还是错,不容易分辨,但是如果把时间的尺度拉到足够长,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为什么而做,他的方向在哪儿,那么好和坏就容易分辨了。

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,立大志对一个人是很重要的。

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.flxxcl.com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

你与星辰皆动人  青灯会  重活之1999年的夏天  我是截教副教主  火影:开局一颗时间果实  封号斗罗:从琉璃宗开始签到  腹黑总裁惹不起  [综漫]我在废弃本丸收集刀剑  我不想继承万亿家产(又名:超级人生)  江先生,你前妻超甜的  假面骑士之Evolution  都市绝代狂医  这个郡主不倒霉  最强佳婿  侯门锦绣  我不是上门女婿  七零漫漫妙时光  武侠之我是绝世高手  权臣哥哥掌心宠  99次宠婚:老公,超坏!